1、博众未来教育
2、龙文教育
3、学大教育
4、秦学教育
5、金博教育
6、京誉教育
7、精勤教育
8、锐思教育
9、戴氏教育
10、新东方教育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
教学模式
1.一对一教学
一对一教学,根据每一个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学习因素等,为孩子量身定制出一套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方案。
在教学上,老师十分注重硬技能和软技能之间的结合。
硬技能:学生学习必须了解的知识点、必须达到的基础要求。
软技能:学习心态、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多维度辅导,从而达到综合提升,全面发展的目的。
2.小组课教学
小组课是一对一服务的延伸,实施4-8人的小班课教学的授课模式。
小组课的每一个学员享有专属的教学团队、教学方案和服务团队。学生之间也能相互学习并形成良性竞争,最终达到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目的。
互动频次高,孩子吸收有保障
4-8人的小班课教学,老师关注度高,针对性强
课上增设问答环节,激发孩子主动学习
1;基础不扎实,初三跟不上学习节奏、听不懂课程;
2;孩子因某些原因落下课程,回学校也跟不上,想全面系统重新备考中考;
3:孩子进步缓慢甚至没有进步,焦虑状态不好;
4:孩子想在初三冲刺取得较大提升;
5:孩子不适应学校大班教学,想换个地方学习;
名著阅读
【1】判断题
(1)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求学时的老师。(________)
(2)《琐记》重点表达了在阅读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______)
(3)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______)
【2】简答题: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大仙为什么抓拿唐僧四师徒?最后的结局如何?
别偷懒哦
做完了才能看答案!
【答案】
【1】 正确 错误 正确
【2】孙悟空打倒人参果树;孙悟空请来观音救好人参果树,并和镇元子结为兄弟
【解析】
【1】(2)阅读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是《二十四孝图》。
【2】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把握。解答此题,要联系原著进行分析。唐僧四师徒行至五庄观,镇元大仙的徒弟奉命给唐僧送人参果,唐僧不吃,俩徒弟就偷吃了。大圣不服,带八戒沙僧去偷,一个遁地,三人吃了三个,一共是四个。本来他只摘了三个人参果,当那个师傅的徒弟发现人参果不见了,言辞比较激烈,俩徒弟硬说是他们师徒四人一人一个,说他是小偷,孙悟空就气愤了,把果树打倒。孙悟空在五庄观把人参树打倒后,孙悟空和他的师傅被镇元大仙抓住,约定3天内把死了的人参果树救起来,之后孙悟空去南海找观音菩萨救命。观音菩萨用玉净瓶内的神水救活了果树。后来,孙悟空和镇元子结为兄弟。据此整理作答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
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名篇,一定要读,要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习和咨询,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微信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也可点击下方预约试听)
Copyright © 2016-2025 aixue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2022021264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